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谋生手册 > 第七六三章 来自家乡的警讯

第七六三章 来自家乡的警讯(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叶青龙越发小心翼翼,低声说道:“那管事出身杏林世家,但因为父亲偏爱家中长子和幼子,把医馆一分为二传给了这两个。他不可能承继家门,继续行医又没有本钱和名声。这才出来经商,后来就被我网罗了过来。他去张府的时候。正逢张老太爷出门,当面请了安,还与其说过几句话,所以看得仔细。他说张老太爷的身体外强中干,没事的时候也许看上去身强体健,但一旦感染风寒又或者别人几日就可痊愈的小病,却很可能带来大麻烦。”

看到汪孚林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结,叶青龙生怕汪孚林不信,又加重了语气说:“小官人,那管事说到这个,我就立刻把他先看了起来,亲自陪他磨了三日。若他真是胡言乱语,我又怎敢亲自上京禀报?他还说,老夫人后来也亲自见了他,抱怨说是老太爷为人刚强,每个月一次的平安脉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大夫看,所以大多都是给人看看气色算完。好在一贯都是精气神很好,家里人渐渐也只能随他去。可是,老太爷毕竟已经七十四岁了!”

“而且,因为首辅大人为人孝顺,地方官员又为了阿谀奉承,各种补品流水似的送进张府,再加上老太爷当年曾经寒微过,如今补品既然送上门来,他又不肯送人,自是燕窝人参当饭吃

。老夫人虽只是随口抱怨,可那也是因为少司马曾经给老太爷七十大寿写过祝寿文,又常常让我们送东西过去,这才会不把人当外人。但这管事听者有心,哪怕只是望闻,不曾问切,可老夫人留宿,他又悄悄和张家下人打听了些老太爷平日习惯,觉得不大妥当,这才回来对我说了。”

“此人可否可靠?除了你是否还有第四个人知道?”

“来人自陈姓叶,别的什么都没说。”

两个门房临时换上,并不是徽州人,可他们这一说姓叶,汪孚林那就更加警惕了。小北认了叶钧耀和苏夫人为父母,身边叶家世仆很不少,如果真是她有什么闪失,那简直是……他不由得立刻加快了脚步。等来到汪府平常待客的小花厅时,他迈过门槛,认出里头那起身相迎的人,心里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却又更加疑惑了起来。

什么事要叶青龙这个大掌柜亲自出马?

叶青龙跟了汪孚林那么多年,虽说这位雇主常常说走就走,大多数时候都不呆在徽州,但他当年连大腿都抱过哭过,对汪孚林的了解可谓是仅在金宝秋枫之下,还要胜过汪道蕴和吴氏这对父母。虽说他并不是科举的材料,可在经营上却是个天才,而且汪孚林大手放权,他如鱼得水,这些年连程许等徽商大户都对他颇为重视,更不要说别人了。

但此时此刻,他还是二话不说,直接上前先磕了个头,直到汪孚林亲自把他扶起来,他才压低了声音道:“小官人放心,徽州本地一切都好,我此来是为了别的事。”

既然是徽州一切都好,汪孚林心里就放下了最大的一桩心事。他点点头后正要吩咐叶青龙坐下说话,却不想叶青龙犹豫片刻又开口说道:“但我要说的事情也非同小可,小官人能不能让人在外头守着。以防闲杂人等冲撞了?”

听到叶青龙这般慎重,汪孚林登时凛然。他没有犹豫,出去吩咐了一声。令刘勃和封仲把守外间,这才重新回屋。而叶青龙依旧没有坐下。而是径直走到他身侧,用极低的声音小心翼翼地说道:“其实我这次亲自来,只是因为之前我派船去湖广江陵府,代表少司马给张太夫人送过一次土产,船回来的时候,派去的那个管事私底下对我说,张家老太爷作威作福,饮食女色都不知道节制。喜怒形于色,如今看上去满面红光,实则……”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只听汪孚林砰地一声一巴掌拍在了扶手上,他登时不能确定汪孚林是震怒于底下的人竟然如此大胆地评论张居正之父的身体情况,还是震怒于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惊疑之下,就谨慎地闭口不言。

而事实上,汪孚林确实又惊又怒,却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记着这一天,可因为他从前又不是那些精通各种年代表人物表的民间历史学家,他只知道历史上张居正丁忧夺情风暴闹得沸沸扬扬。却早忘了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别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有某种程度先知先觉的他来说,哪敢不信?

“这个管事懂得医术,还是能看面相?江陵府那么多名医,就没有一个人看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