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谋生手册 > 第八一一章 小人物撬动的大支点

第八一一章 小人物撬动的大支点(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瞪着汪孚林突然冷笑道:“那要是我不听你的出去转悠也不告病了就赖在刑部尚书的位子上不走呢?”

“那就最好了。”汪孚林笑眯眯地说“这内阁六部都察院中总得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否则岂不是要被人说元辅那是一言堂?”

成心揶揄的刘应节差点没被汪孚林这轻描淡写的口气给呛死。他压着怒火一字一句地喝道:“难道现在那就不是一言堂?”

“当然是。”汪孚林眼睛也不眨迸出了这三个字紧跟着方才不紧不慢地说道“然而新进朝中不过数月便轻易言败难道便是刘部堂的性子?您拂袖一走自是容易得很可接替刑部尚书位子的人会是谁呢?如果是如您这样持正公允的人也就罢了万一是不熟悉刑名的人呢?”

那门房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再次进去跑了一趟腿等到他回来时便躬身行礼道:“老爷在书房请汪侍御随小的来。”

刘应节虽说曾经当过蓟辽总督又入朝为刑部尚书但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师的住宅却不大符合一部尚书的地位。汪孚林只发现简简单单绕过照壁进了一扇侧门那门房就指着里头一座坐北朝南的屋子道是刘应节的书房。门前守着一个尚在总角的童子他本还以为那是刘府书童可听到那门房上前叫了一声孙少爷他就愣住了。

敢情……这是刘应节的孙子?

小家伙大约**岁和汪孚林醒来之后第一眼瞧见的金宝差不多大此时非常乖巧地行礼叫了一声汪侍御便亲自打起帘子让了他进去。进门之后汪孚林就只见刘应节一身家常布袍坐在书桌后头整个书房除却书架、书桌、椅子、立柜几乎再没有什么摆设简直不能说是简朴而是只能称作为寒酸了!当他收回目光上前长揖行礼时刘应节直接把手中一卷书往桌子上一扔旋即没好气地说道:“说吧你来见我究竟所为何事?”

“刘部堂和我家伯父是同年又曾经和戚大帅在蓟镇共事多年应该知道伯父和戚大帅昔日在福建抗倭彼此交情甚笃吧?”

刘应节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随即冷笑道:“你和你家伯父都已经反目还要利用他来劝我不成?”

“不我只是想说因为我说的这个缘故刘部堂在其他地方的政绩如何我不大了然但在蓟镇单单那一千多座空心敌台便已经胜过练兵十万所以我对刘部堂素来是很钦佩的。相对于某些只言事却不会做事的人刘部堂除却在京城当过短短一阵子的户部主事其他时间都是在外任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政绩。尤其是在北边的兵事上找不到几个能和刘部堂这样熟稔的人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纵使刘应节对于汪孚林今天造访摆出了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架势可听到这样的肯定他的脸色还是稍稍缓和了一些。

“北面俺答虽已经称臣朵颜卫也已经消停可泰宁卫福余卫再加上察罕儿部辽东边疆仍然多事更何况张部院入为兵部侍郎新调任的官员可比得上他否?刘部堂既然还正游刃有余与其告病示弱何妨自请巡阅蓟辽然后再去宣府大同宁夏陕甘?以刘部堂素来刚直的个性想来绝对不会惊动地方百姓而是能够真真切切地挑出那些错处来!”

刘应节险些没把眼珠子瞪出来。他要告病请辞自然是因为看不惯张居正这场滑天下之大稽的夺情风波——张居正好歹做个奔丧的样子也就算了这一步多不挪守在京师府邸中等着皇帝夺情算怎么回事?然而汪孚林这示弱两个字深深打在了他的心里。他为人最是好强不过虽说眼下已经六十但六十岁的年纪对于朝廷高官来说从来就不算是高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